青箬笠 绿蓑衣

2023-08-18 03:06:41     来源:中国教师报


【资料图】

“把头抬起来,目视前方,走直线……”智趣蓑衣编织教室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时装秀彩排,有的学生身披蓑衣、腰佩宝剑,有的学生披蓑戴笠、手拿犁铧——装扮各异的学生在背景音乐伴奏下自信满满地缓缓走台。看到这一身身“行头”,是不是想到了行走江湖、惩恶扬善的侠客?是不是想到了“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”?就是这样富有诗情画意、充满智慧的蓑衣,因为编织复杂、耗时较长,现今几乎无人问津,面临后继无人、无法传承的局面。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非遗文化,地处微山湖畔的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中心小学,充分利用湖区茂盛的蒲草资源开发了智趣蓑衣编织课程,把蓑衣编织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一门特色课程。

为了让学生认识蓑衣、编织蓑衣、传承蓑衣,学校购买了大量书籍资料,组织教师向当地蓑衣编织艺人请教,并且深入各处劳动实践基地参观学习;邀请民间蓑衣编织艺人进入校园讲座、传授技艺;开展蓑衣调查探究活动,引导学生了解蓑衣编织的现状;开展艺术节展演活动,鼓励学生积极弘扬家乡非遗文化;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,通过亲子互助的方式共同解决蓑衣编织过程中的各种难题。

寻“蓑”于史。学生查阅资料,在《智蓑报》中展示溯源成果:蓑衣最先被称为“袯襫”,出现于先秦时期,并且在《国语·齐语》中已有记载;据说,当年姜子牙身披蓑衣直钩钓鱼,最终受到周文王的重用;《红楼梦》中北静王送给贾宝玉的蓑衣,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……此外,学生还将包含蓑衣的诗句按照诗人年代归类整理并背诵默写。

画“蓑”启智。学生画出一系列与蓑衣有关的场景,彰显蓑衣的文化内涵:田间蓑衣和斗笠合并使用,可以驱赶鸟兽;屋内墙壁挂蓑,可以镇邪驱魔;蓑衣“裹正梁”,保佑主家龙跃腾达;水汽氤氲的竹林里,惩恶除奸的蓑衣过客定是江湖大侠……绘画需要观察,更需要智慧思考——“为什么日常见到的蓑衣是黄色,而诗中却说是‘绿蓑衣’?”这个问题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,他们一边研究一边画出自己的想法。

编“蓑”养心。各地蓑衣编织材料、编织方法不同,学生和教师多次向蓑衣编织艺人请教商讨。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,以兴趣、定制、参与为基础,选定了较为简易的蓑衣作为学习课程:春选、夏收、秋晒、冬藏,学生一年四季都在围绕蓑衣制作而忙碌,因蓑而培育恒心;剪裁、浸泡、打弯、编织,学生蓑不离手,因蓑而培养耐心;编织、定位、缝线,学生凝神聚力,因蓑而享受快乐;嗅草香、观蒲黄、听草折、触清凉,学生仿佛置身田园、隐居世外,因蓑而忘却烦恼;臂划破、手磨茧、腿发酸、眼花了,学生仍然执着不懈怠,因蓑而磨炼意志。

展“蓑”增趣。学校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,让每一个过程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。通过蓑衣时装秀、户外拉风秀、民俗展览秀、视频传播秀等活动,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极大满足,从而喜欢上了这门手工编织技艺,使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保存传承。

集“蓑”成册。为了让蓑衣走进更多学生心中,学校将蓑衣编织课程化、活动化,由校长牵头组织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,及时拍照存档学生的作品成果,还编写了知识读本《家乡的非遗——西岗蓑衣》。

智趣蓑衣编织课程的开展,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,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毅力,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,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、创造能力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深入挖掘蓑衣编织的育人价值,让更多学生参与、展示,发现蓑衣美、欣赏蓑衣美、传承蓑衣美。

(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中心小学)

关键词:

明星

电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