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资讯:苏轼的徐州纪事(一):在一个叫石潭的小村子,苏轼写下了人生第一首乡村词

2023-05-30 15:37:04     来源:顶端新闻

苏轼仕宦一生,足迹踏遍大江南北,北至定州、密州,南至惠州、儋州。眉州是苏轼的故乡,杭州是苏轼两次担任地方官的地方,人们亲切地把他称为杭州市长,杭州等同于苏轼的第二故乡。

# 顶端作家造星计划 #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黄州的重要性无需多言,那是苏轼初次贬谪之后来到的地方,黄州虽然是苏轼人生的低谷,却成就了他诗文艺术上井喷式的发展;儋州、惠州是苏轼最后的谪居之地,也成就了他文学上的高峰。

苏轼在晚年的诗歌《自题金山画像》一诗中,曾写道:“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”黄州、惠州、儋州都是苏轼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。

#顶端夜读#

苏轼在徐州

其实,在苏轼工作过的许多地方中,徐州也是苏轼人生旅途中重要的心灵驿站。徐州历史悠久,人文荟萃,苏轼来到徐州后,他曾对这里的山川河流、风俗民情,做过详细考察。

苏轼有一套治理徐州的方略。他曾蓑衣草鞋、舍家忘身,和徐州人民一起在雨季抗洪抢险,他组织有方,且经常奋击在第一线,与徐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

在徐州时期的苏轼,不仅工作兢兢业业,恪尽职守,而且他的诗词风格也为之一变。苏轼在徐州的词作,可以说无一不是因人、因事、因景而作。

苏轼热爱徐州,热爱徐州的百姓,流连徐州的山水人情,他用真情赞美徐州的山水风景与人物风情。白发老翁、顽皮孩童、采桑女子、络丝姑娘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、节日习俗甚至各种农作物,都成了苏轼诗词取材的对象,也成为了他寄托思念,抒发情感的素材。

在徐州任职的两年时光里,苏轼一首首纸短情长的词作,不仅是对徐州的赞美,更是对徐州的眷恋,他的诗词,被徐州人民广为传颂。

苏轼在徐州的任职时间虽然不长,只有两年左右,但他在徐州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,他深入田间一线,考察农桑,发展生产。

当徐州天旱影响农业生产的时候,作为一州之长的苏轼忧心忡忡。他心系百姓生活,亲自前往石潭为民求雨。甘霖普降之后,徐州的旱情及时得到了缓解,这真的是一场及时雨,人们带着雨水到来的喜悦和热情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田间耕种中。

苏轼又按照民间风俗,前往城外的石潭村举行谢雨仪式。他将谢雨沿途见闻和乡村体验融进笔端,一连写了五首反映乡村生活与风光的词作《浣溪沙》。

徐州求雨

苏轼的这五首反映乡村生活与风光的词作《浣溪沙》,在整个词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,因为苏轼首次将乡村风光和乡村生活以细腻的笔触填成歌词,成为考察宋代徐州民风民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。

苏轼之所以写下这五首乡村词,与他在徐州经历的一件事情是分不开的,原来,宋神宗熙宁十年(1077年),苏轼到徐州担任知州。次年早春时节,徐州的雨水比以往少了很多,经春历夏,雨水还是很少,田地里生长的庄稼是需要充分的雨水滋润的,这对于徐州一带的春耕春种是非常不利的。

对于当时的旱情,苏轼这样描写道:“东方久旱千里赤,三月行人口生土。”作为一方父母官的苏轼看到干旱的天气,他是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
作为徐州的知州,苏轼决定带领大家求雨,这在古代的农耕时期,是一种普遍的做法。汉代学者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·求雨》中就写道:“春旱求雨。令县邑以水日,令民祷社稷山川,家人祀户。”

古代求雨代表着人们在干旱时期对雨水的渴盼,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。这里需要说明一下,降雨只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,与求雨是没有关系的,求雨的现象表明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在认知上的不足,是不科学的认知。

由于时代原因,苏轼也对降雨的认知停留在人力可为的迷信层面上,于是他带领大家来到徐州的石潭龙王庙求雨,当然,久违的雨水甘霖随后还是普降大地,徐州的旱情得到了缓解。雨过天晴,苏轼又来到了石潭龙王庙举行了谢雨的仪式。

石潭观鱼

沿途经过乡村,苏轼看到盎然的景色,看到生机勃勃的田野,看到在田地里热火朝天地耕种的人们,欣喜中写下了五首《浣溪沙》,用以记录他在谢雨途中的所见所闻、所所想,第一首《浣溪沙》原词如下:

照日深红暖见鱼,连溪绿暗晚藏乌。黄童白叟聚睢盱。麋鹿逢人虽未惯,猿猱闻鼓不须呼。归家说与采桑姑。

这一首是苏轼在石潭看到的乡村风光,他是以石潭为立足点,视野都是石潭周围的风光,是以石潭为中心的乡村田野风光,还有聚观谢雨仪式的民众的欢乐。

开篇句写的是石潭中的游鱼。因为苏轼谢雨仪式在临近傍晚举行,此时天边缓缓落下的太阳格外红,也格外大,落日的余晖铺洒在水面上,让石潭中的水也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。

由于刚下过雨,河水水位增高,石潭的来水量也增大了,石潭的蓄水量增大,水面也高出了很多,有很多的鱼儿从河水中涌进了石潭中,它们似乎贪恋着夕照的温暖,纷纷游到水面。

游鱼在石潭中嬉戏,连鱼儿都是这么高兴,这从一个侧面烘托出词人内心在下雨之后的欣喜之情。

苏轼从石潭环顾四周,只见一个村子挨着一个村子,在茏葱的树林掩映下的村子炊烟袅袅,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已经开始准备晚饭了。连飞了一天的乌鸦这个时候都回到了鸟巢中,倦鸟归巢,它们发出了阵阵啼鸣声,苏轼在石潭边上只听到远处传来的鸟鸣声,却没有看到乌鸦们的身影。

潭水中的游鱼和树林中的乌鸦,一个是苏轼从视觉进行的描写,一个是苏轼从听觉进行的刻画。在词人的一见一闻中,呈现出了乡村雨后风光焕然一新的面容,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词人显而易见的喜悦心情。

围聚在石潭前的是前来观看苏轼谢雨仪式的人们,他们都想一睹这位知州的风采,在他们的眼中,苏轼是一位体察民情的长官,他们喜出望外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
这一点从词中的“睢盱”二字就可以看出来,“睢盱”就是张目仰视中还包含有喜悦的意思。这一天,孩子们也被这场雨带来的喜悦浸染着,纷纷跑到村头,观看谢雨仪式;连村子里的老人们也都喜出望外,他们拄着拐杖,也步履蹒跚地前来观看盛大的谢雨仪式。

谢雨的盛会,打破潭边树林的寂静。常到石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见到这么多人,它们惊恐地逃避了,而欢欣的锣鼓声却招来了顽皮的猿猴。

麋鹿惊慌失措地逃避与猿猱前来凑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它们的情态相映成趣,逼真动人,这反而为谢雨仪式增添了不少的趣味。

细细品味石潭边的谢雨仪式,真是趣意盎然。乡村的老人见到苏轼这位知州不免有几分拘谨,而孩子们则无拘无束,他们活泼好动,听到谢雨仪式开始的锣鼓声,早已经争先恐后地来到了石潭边。

孩子们回家后,肯定会兴奋地向家人诉说一天的见闻,说给谁呢?当然是未能目睹谢雨仪式的母亲们了,因为她们还有繁忙的家务活要干,操持家务,养蚕采桑是她们要整天忙活的事情。

苏轼在第一首词中始终没有正面描写谢雨的情景,只从锣鼓声鼓声里间接透露了一点消息。然而苏轼却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落日、乡村、石潭、树林等自然景物,各具情态的游鱼、飞鸟、猿猴、麋鹿,以及乡村的孩子们和老人,还有呼之欲出的忙于养蚕采桑的农家女主人。

苏轼用充满乡村气息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图。从哪里能看出来是有声有色呢?

“有色”指的当然是词人在描绘时用到的深红、绿暗、黄、白这些表示颜色的字词,色彩字的运用让整幅画面生动悦目。

“有声”指的是飞鸟的鸣叫、喧天的锣鼓声、围观谢雨仪式的孩子们和老人子们、以及他们回到家里给母亲诉说今日的见闻这些事,有声的描写有虚有实,正所谓“言尽而意未尽”。

在这首小词之中,词人丝毫没有描写自己的心境,但透过词人所见、所闻、所想的一切,我们仍然可以体会词人无比兴奋之情。词作读来让人意犹未尽,这正体现了苏轼独具匠心的写作手法 。

关键词:

明星

电影